晨会“微治理”激活社区“大效能”——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“党建+晨会”机制探索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17:03 点击次数:83
鲁网8月8日讯 党建统领强根基,激活多元共治“新引擎”
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社区晨会制度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构建起“党组织主导、多元主体协同”的治理框架,推行包社区机关干部每周列席晨会制度,推动行政力量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,如孙花园社区晨会中,街道安监业务负责人直接参与沿街商铺醇基燃料安全检查,实现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无缝衔接。社区书记亲自抓,每日通过群文档实时上报会议情况,形成“街道—社区—网格”三级联动的闭环管理体系,街道能掌握各社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,及时调度、精准施策,不仅强化了街道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,还促进了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的良好治理生态,彰显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效能。
多元参与机制激活社区治理“一池春水”,创新推行“轮值主持人”制度,幸福社区在暑托班活动中融入晨会议事环节,让 “小议事员”为社区儿童设施建设建言献策。推行“特邀观察员”制度,邀请辖区物业、学校、商户等代表列席,华冠社区联合派出所、物业召开联席会,高效解决教师楼警情协调等跨主体问题。这种 “党建 + 群建 + 社建”的融合模式,使晨会成为凝聚共识的“议事厅”和资源对接的“枢纽站”,仅8月6日当天,就有12个社区通过晨会协调解决跨部门事项17件。
问题导向抓落实,打造民生服务“快车道”
社区晨会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建立“收集—分流—处置—反馈”的全链条问题解决机制,实现民生服务“精准滴灌”。各社区通过网格员走访、微信群征集等方式,将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纳入晨会议题,形成“居民点单、社区派单、主体接单、群众评单”的服务闭环。石家庄社区针对绿叶岛电路维修后的路面恢复问题,在晨会中明确责任时限,当月即完成道路修复;东方红社区将危房劝离作为晨会固定议题,动态跟踪隐患处置进度,切实保障居民安全。西关社区通过晨会破解长者食堂运营难题,新甫社区建立“邻里矛盾调解日”机制,清馨园社区将残疾人状况调查纳入晨会工作计划。目前民生服务类晨会议题占总量的65%以上,正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服务范例。
面对汛期等突发情况,晨会展现出快速响应的治理效能。8月6日的晨会中,28个社区均将防汛工作列为核心议题,形成“即时部署、网格巡查、重点盯防”的工作体系,这种“晨会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应急机制,使防汛指令从部署到落地平均耗时缩短至2小时,彰显基层治理的“反应速度”。
创新赋能激活力,培育基层治理“活细胞”
凤城社区晨会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创新,打破传统会议模式局限,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。“流动晨会”将会场搬到小区花园、问题现场,御园社区在防汛巡查现场召开晨会,针对积水点清理进行“即时会商”;“微课堂”环节邀请退休教师、医护人员等开展技能分享,吴花园社区结合“吴伯箫大讲堂”,在晨会中嵌入防诈知识宣讲。这种“议事 + 服务 + 宣传”的复合模式,使晨会成为政策宣传的“微阵地”和技能传递的“小课堂”。
激励机制与督导机制双向发力,保障晨会常态长效。街道计划每季度开展“晨会金点子”评选,党建办建立“不定期旁听 + 定期通报”制度,聚焦居民参与度、问题解决率等核心指标,对晨会质量进行动态评估,推动晨会从“任务驱动”转向“价值认同”。
从“固定会议室”到“流动议事点”,从“干部主讲”到“群众主导”,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社区晨会通过机制创新、流程优化、主体激活,构建起基层治理的“活力细胞”,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。(通讯员 魏宝艺)
鲁网济东频道热线:0531-76122110
责任编辑:孟昊天
- 上一篇:“政协委员履职进校园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零龋齿幼儿园公益项目授牌仪式”在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举行
- 下一篇:没有了